首 页    图片新闻    检察要闻    本院动态    法律文书    典型案例    
今天是: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本院动态    
· 调研明方向?督导提质效 ——乌...
· 我院干警在全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
· 喜报 我院一篇优秀论文荣获第三届...
· 2024年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人民检察...
· 集宁区检察院:法治宣传“接地气...
· 淬火于一线 解纷于源头 检察力量...
典型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第240号指导性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第239号指导性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第238号指导性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第237号指导性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第236号指导性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第235号指导性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本院动态
以个案治理促系统清源:集宁区人民检察院以行刑反向衔接促医保基金安全治理
时间:2025-08-07  作者:许敬植  新闻来源:第四检察部  【字号: | |

以个案治理促系统清源:集宁区人民检察院以行刑反向衔接促医保基金安全治理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保命钱”,其安全规范使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民生保障集宁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盗刷医保卡案件行刑反向衔接过程中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检察职能,延伸监督触角充分发挥行刑反向衔接机制作用,积极探索以个案治理推动系统清源,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系统整改,取得了较好效果,走出了一条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监督与治理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一、从刑事终结到行政治理的闭环构建

2025年2月集宁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两起盗刷他人医保卡案中,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的同时启动了行刑反向衔接程序。行政检察部门在审查中发现,涉案定点药店普遍存在未落实购药人实名核验制度的问题,医保卡可“一刷即走”,风险敞口明显。调阅近三年本地区类似案件卷宗,发现此案件的作案手法高度相似、漏洞利用高度一致反映出定点零售药店在医保基金使用环节存在管理制度松散、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共性问题。后,检察官走访了多家定点零售药店和医保基金监管部门,确认部分零售药店存在实名核验机制不落实、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监管执法不及时问题,导致医保基金面临被冒用、盗刷的现实风险。2025年6月为保障医保基金支付安全,消除相关违法犯罪风险隐患,集宁区人民检察院向集宁区医疗保障局制发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书,有效推动了地区医保基金管理共性问题得到整改。

集宁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对案件的延伸调查,不仅依靠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妥善处理了个案问题,还通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整改了共性问题,实现了从个案监督向行业治理的拓展,逐步构建起从刑事司法终结到行政治理介入的治理闭环。

二、三步走实现精准监督与源头治理

集宁区人民检察院聚线索识别、过程推动、末端问效”三个环节,探索形成“刑事终结+行刑衔接+社会治理”的闭环治理新路径。

(一)线索发现与案件审查双轨并行

1.刑事案件标准化移送:为提高行刑反向衔接机制效率,刑事检察部门严格落实标准化的快速移送机制,在对李某某、刘某某决定不起诉后的当便完成案件材料的规范整理移交行政检察部门,同时对是否需要给予被不起诉人行政处罚给出建议,为后续精准衔接奠定基础。

2.行政处罚必要性审查:行政检察部门收到移送材料后,围绕被不起诉人违法行为的法定性与处罚必要性进行双重审查,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李某某盗刷医保卡一发现其本身患有支气管哮喘病,盗刷他人医保卡购买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均为自用,且其抚养多名未成年子女,同时因与被害人达成刑事和解且情节轻微并获得谅解检察机关依法决定不再对其提出行政处罚意见;而在刘某某盗刷医保卡一案中,承办检察官发现确有对其作出行政处罚的必要性及相关法律依据,因此向乌兰察布市公安局集宁区分局提出给予刘某某行政拘留以外的行政处罚意见,并被采纳实施。这些举措既体现“宽严相济、精准衔接”的监督理念实现了刑事司法谦抑性与行政处罚必要性的有机结合。

(二)检察建议制发与协同治理靶向施策

1.分层制发文书:集宁区人民检察院针对不同层面的问题,分别制发有侧重的法律监督文书。针对某某盗刷医保卡个案,就被不起诉人具体行政违法情形向乌兰察布市公安局集宁区分局制发《检察意见书》,使个人潜在的违法风险得到有效预防;针对李某某、刘某某盗刷医保卡这类案件中折射出的共性问题,则向集宁区医疗保障局制发《检察建议书》详细指出医保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实现对辖区社会治理风险源头的靶向治理。

2.协同治理:为确保检察建议精准落地,切实加强当地医保基金管理,消除相关违法犯罪风险隐患,6月6日承办检察官赴集宁区医疗保障局当面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详细说明案件情况、问题隐患和建议内容,保障检察建议的权威性、公信力集宁区医疗保障接收建议书后,明确将根据建议迅速整改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协作并的治理合力,实现了司法办案与行政监管的同频共振。

(三)效果追踪与闭环管理:刚性落地

1.双抄送机制:为保证检察监督措施落到实处,集宁区人民检察院严格落实“双抄送”工作机制。一方面,将针对个案检察意见抄送集宁区司法局,纳入地方法治治理视野;另一方面,将社会治理类建议同步报送上级检察院备案,主动接受上级检察机关的监督管理确保检察建议的规范和质效

2.整改落实:集宁区医疗保障局围绕检察建议指出的四个方面问题展开全面整改:一是完善监管机制依托医保基金智能审核系统和定点零售药店智能监管平台,进一步强化“事前提醒、事中监控、事后审核”的全流程监管,截至6月底数据审核率达87.77%。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向全区517家医疗机构发放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宣传海报,组织线上线下专题培训,督促定点药店从业人员掌握医保政策法规,提升从业者合规意识三是开展突击检查和专项整顿,追缴医保基金、查处“一证多挂”现象,清退多家违规医疗机构。

3.长效机制构建:在整改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集宁区人民检察院与医疗保障局着力构建医保基金监管长效机制,不断健全衔接机制与风险处置。一方面,集宁区医疗保障局根据检察建议持续完善医保部门与公安、纪检监察、卫健、市场监管等单位的信息共享和线索移送机制,已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骗保线索2条,向卫健和市场监管部门移送线索15条,推动纪委监委立案查处相关失职问题1件,形成部门联动、联合整治的工作合力;另一方面集宁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完善常态化协作机制,计划与医保、公安等部门召开常态化联席会议,交流案件线索和治理进展,巩固整改成效,防止问题反弹,推动行刑衔接工作制度化、长效化。

三、工作亮点与经验启示

(一)以行刑反向衔接打通“不起诉≠不处理”的治理断点。集宁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落实法律监督职能,充分发挥行刑反向衔接机制作用,推动对“不起诉但应处罚”案件实现从刑事终结向行政处罚的有效延伸,打通了刑罚之外的责任追究通道,有效填补了法律适用中的“真空地带”。通过精准识别、及时移送、依法建议,有效实现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无缝衔接,既防止了“不刑不罚”,又彰显了检察机关将“检察之力”融入“社会之治”,确保每一起案件都在法治轨道内妥善处理。

(二)以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精准护航医保基金安全。围绕医保基金使用管理的重点环节与薄弱链条,集宁区人民检察院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靶向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督促医保监管部门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督执法、落实岗位责任,推动由“个案整改”向“制度治理”转变。通过该机制,切实防范医保卡盗刷、冒用、滥用等问题发生,为守护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构筑起检察防线,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医保基金公平、安全、高效的期待。

(三)以点带面推动行刑衔接向系统治理跃升。集宁区人民检察院立足个案监督,延伸治理触角,将监督触角从行刑反向衔接个案延展至社会问题治理,从个体风险治理延伸至行业监管,实现从“点上发现问题”向“面上系统治理”的转变。通过能动履职积极探索出一条“行刑衔接+社会治理”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医保基金领域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也为其他民生重点领域提供了路径参考和制度借鉴。

行刑反向衔接不仅是检察机关强化监督责任的重要路径,更是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抓手。集宁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协作联动,深入推进行刑反向衔接与社会治理相融合,持续把办案效能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日报  正义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 电话: 邮编: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